• <nav id="esgqs"><strong id="esgqs"></strong></nav>
  • <menu id="esgqs"></menu>
    <nav id="esgqs"></nav>
    <xmp id="esgqs">

    黨建動態

    聆聽歷史的回響——網管中心參加黨性教育膠東行記實

        2017-07-20 21:18:42 作者:徐鵬民           瀏覽數:0

    7月19-20日,網管中心參加學校組織的膠東黨性教育基地現場教學活動。

    學員們先后到膠東育兒所、劉公島、天福山起義紀念館、郭永懷事跡陳列館、沈秀芹紀念館等黨性教育基地參觀學習。

    膠東半島是近現代中國重大事件的主要舞臺之一,見證了中華民族近百年的興衰榮辱,各個基地通過實景實物、音像視頻,生動再現了歷史情節,使學員們深受教育。

    膠東半島經濟貧窮,文化落后,交通閉塞。中國共產黨在艱苦的環境中,發動百姓,開展革命,使膠東成為較早的抗日根據地,并在國共爭雄時,成為后方基地,有力地支援了東北戰事。隨著中共對全國的擴張,又向南方輸送了大量干部,為全國的勝利和后來的建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。

    位于乳山田家村的膠東育兒所便是膠東人民革命貢獻的見證。這是共產黨創辦的幼兒養育基地,從1942年開始,在十幾年的時間,養育了上千名革命后代,成為國家的中堅力量。
    膠東育兒所舊址
     
    天福山位于文登市。中共膠東特委于1937年12月24日在此組織發動了“天福山抗日武裝起義”,播下了膠東革命的星星火種,從此生生不息,伴隨中國革命,燎原全國。
    天福山抗日武裝起義紀念塔
     
    劉公島是中國第一支現代艦隊的誕生地和滅亡地。一場甲午海戰,一個曾經是學生的蕞爾小國將大清國這個泥足巨人打回原型,深深震撼了國人,成為近代中國救亡圖存、風云變幻的源頭,同時昭示著,無論怎樣先進的裝備,也無法挽救一個愚昧腐朽政府的命運。
    甲午海戰中被擊沉的定遠艦復制品

    甲午海戰紀念雕塑
    中國海軍先進的505艦
     
    自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,一個多世紀的風雨滄桑,中華大地備受蹂躪,支離破碎,積貧積弱,所以,當毛澤東向世界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,苦難的中國人重燃新生的希望,加上中國共產黨有力的宣傳鼓動,古老的民族煥發出勃勃生機,投入到對新生活的創造中。無私奉獻,成為那個火熱年代的時代精神。

    郭永懷,作為一個功成名就的科學家,放棄在美國優厚的生活,奮不顧身地投身到祖國的現代化建設,直到把生命獻給國家的國防事業。
    郭永懷家庭照
     
    沈秀芹,一個年輕的姑娘,為搶救國家財產,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。
     
    午夜成人